随着“政府过紧日子”政策的深入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与盘活显得愈发重要。国有资产作为国家的重要资源,其有效管理和利用不仅关系到财政资金的合理使用,更直接影响到政府职能的履行效率。为此,将从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及优化建议等方面,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进行深入探讨。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涵盖范围广泛,包括房屋、土地、车辆、办公设备及各种专业仪器等。这些资产在政府部门履行职责、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当前的国有资产管理仍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部分单位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意识相对淡薄,管理方式粗放。这主要体现在单位领导对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以及工作人员对资产管理制度的理解和执行不够深刻。此外,管理方式单一、手段落后也是当前存在的一个显著问题。
其次,国有资产权属不清、账实不符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主要是由于产权明晰度不够,权属变更滞后,特别是在房屋和车辆等大宗资产的产权管理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同时,账实不符的问题也严重影响了资产管理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再者,资产错配、使用效益不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部门间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导致在资产配置环节存在诸多漏洞。实际工作需求与配置资产之间往往存在偏差,导致资产配置不均衡,严重影响了资产的使用效益。
最后,资产处置不规范、资产流失的问题也时有发生。这主要是由于资产使用监管力度不够,导致在资产处置过程中存在不规范的现象。甚至有些单位通过违规进行资产处置来谋取不正当利益,严重损害了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优化建议:
1. 深化管理认识:消除思想上对国有资产管理的误区,强化人员的国有资产管理意识。通过培训、宣传等方式,提高全体人员对资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形成全员参与、共同管理的良好氛围。
2. 转变管理方式:加强信息化建设,利用计算机技术及系统平台实现电子化台账管理。在基于财务系统信息化数据的前提下进行资产登记管理等工作,提高资产管理的准确性和效率。同时,积极推动管理手段的创新和多样化,以适应新时代的管理需求。
3. 完善相关体制机制:细化管理规定和操作流程,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建立健全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等各环节的管理制度,确保资产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同时,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切实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为了更有效地管理和盘活国有资产,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 全面摸清资产底数:对各类资产进行全面梳理和清查,准确掌握资产的当前总数、使用情况、所属部门、分布位置等关键信息。通过建立完善的资产台账和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资产信息的动态更新和实时监控。
2. 精准盘活资产:理清低效、闲置资产并准确标注资产使用状态,形成待盘活资产清单。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智能化决策支持系统等手段,对资产进行分类盘活策略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可再利用的资产进行调配或出租等方式进行盘活利用;对于无法再利用的资产则按照相关程序进行报废或变卖处理。
3. 资产共享共用平台建设:根据资产实际情况和部门需求,搭建共享共用平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通过制定共享共用管理办法和激励机制等措施,推动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与协同,提高资产的使用率和效益。
4. 分级分类管理与不良资产预警机制建设:构建资产分级管理体系,明确各级管理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实现信息的统一入口和共享机制;同时配置“资产预警”模块,对长期闲置、违规出租、低价出租、租赁到期等关键节点进行预警提示,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风险和问题。
综上所述,通过深化管理认识、转变管理方式、完善相关体制机制以及全面摸清资产家底与精准盘活存量资产等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这不仅有助于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效率的提升,更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
2024-11-17
本地化部署的企业资产管理系统,通过多端支持和全面的模块功能,覆盖资产从采购到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它帮助企业实现高效的资产调配、盘点、维护等多维度管理,适用于大中型企业、制造业、科研机构等多种场景。
2024-11-01
财政部近日印发了《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管理办法》,将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使用方式分为自用、出租出借和对外投资三个类别,并进一步规范了国有资产的使用流程。
2024-08-13
辰领资产经营管理系统为地方国资、城投等国资国企实现数字化赋能,解决经营性资产(房产、土地、商铺等)全生命周期管理,涵盖资产登记、档案权证、资产租赁、签约、收费、盘点、处置、预警、巡检、维护等全方位业务体系,集监管、经营、服务于一体,旨在实现资产的深度数字化与承租客户的精细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