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EWS INFORMATION

国资国企改革如何穿透式监管

来源:辰领资产经营管理系统 时间:2025-03-03

一、改革背景

国资国企改革作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向纵深推进。为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提升监管效能,穿透式监管成为当前国资国企改革的重要抓手。近日,围绕国资国企改革和穿透式监管的相关工作部署,一系列新举措、新要求正逐步落地实施,旨在通过数字化手段、体系化建设、法治化保障,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国资监管-穿透式监管

穿透式监管,作为一种全新的监管模式,其核心在于穿透。不仅要对国有企业表面层面的经营状况进行监管,更要深入其内部,对下属企业乃至更深层次的业务活动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打破传统监管模式的局限性,实现了监管的深度和广度上的双重拓展。

在国资国企改革的大背景下,穿透式监管的提出和实施,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回应社会关切的必然选择。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资本的布局和结构不断优化,国有企业的市场活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然而,这也对国资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监管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当前国资监管的需要,必须创新监管手段,提高监管效能。

穿透式监管的实施,有助于解决国资监管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监管不到位等问题。通过深入企业内部,对国有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风险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细致的监管,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企业存在的问题,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风险累积。同时,穿透式监管还可以促进国有企业规范运作、健康发展,提高国有资本的运营效率和效益。


、数字化赋能国资监管

在穿透式监管的实施过程中,数字化手段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已经成为推动国资监管创新的重要驱动力。通过构建国资国企数字化监管体系,可以实现监管信息的实时采集、动态监测和智能分析,提高监管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1ERP系统

国企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是国资国企数字化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ERP系统通过集成企业的财务、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数据信息,形成全面的企业运营数据库。监管部门可以通过ERP系统实时掌握国有企业的运营状况,及时发现和预警潜在的风险问题。


2、司库系统

司库系统的建设也是国资国企数字化监管的重要一环。司库系统通过对国有企业资金流的全面监控和管理,可以确保企业资金的安全、高效运作。监管部门可以通过司库系统实时了解企业的资金流动情况,防止资金被挪用、滥用等风险事件的发生。


3风险预警处置系统

构建国资国企风险预警处置平台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国有企业的风险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为监管部门提供及时、准确的决策支持。同时,平台还可以实现风险信息的共享和协同处置,提高风险应对的效率和效果。


4债务监管系统

债务监管系统实现穿透式监测是国资国企数字化监管的重要成果。通过对国有企业债务的100%全覆盖监测,监管部门可以实时掌握企业的债务规模、结构和风险状况,及时采取措施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这有助于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稳定,促进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5投资监管系统

投资监管系统也是国资国企数字化监管的重要部分。通过用好投资监管一件事应用,监管部门可以实现对国有企业投资项目的动态监测和实时预警。该应用可以自动采集和分析投资项目的相关信息,及时发现和预警投资风险,为监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这有助于确保国有企业投资项目的合规性和效益性,提高国有资本的运营效率。


、体系化建设国资监管

穿透式监管的实施,不仅需要数字化手段的支撑,还需要体系化建设的保障。国资监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是穿透式监管得以有效实施的基础和前提。

在监管体制方面,要不断完善国资监管的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要明确各级监管部门的职责权限,形成上下联动、协同高效的监管体系。同时,要加强监管部门的队伍建设,提高监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确保监管工作的专业性和有效性。

在监管手段方面,要优化国资监管的方式方法。要结合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监管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提高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在法治化保障方面,要加强国资监管的法治建设。要建立健全国资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为监管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撑。同时,要加强对国有企业的法治宣传和教育,提高企业的法治意识和合规意识,促进企业依法经营、合规运作。

此外,在高效化监管方面,要提高国资监管的效率和效果。要通过简化监管流程、优化监管程序等方式,提高监管工作的效率和便捷性。同时,要加强对监管工作的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价,确保监管工作的落实和执行到位。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在穿透式监管的推动下,国资国企改革正迈向新的发展阶段。未来,国资国企改革将继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

深化改革是国资国企改革的核心任务。要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非公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增强国有企业的市场活力和竞争力。同时,要加强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建设,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国有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加强监管是国资国企改革的重要保障。要继续完善国资监管体系,优化监管手段,提高监管效能。要通过穿透式监管等方式,深入企业内部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和稳定。

强化创新是国资国企改革的重要动力。要鼓励国有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同时,要加强国有企业的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国有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此外,国资国企改革还要围绕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这一目标,进一步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和结构。要加大对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的投入力度,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同时,要加强国有资本的运营和管理,提高国有资本的运营效率和效益。


未来扩展

国资国企改革和穿透式监管是当前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穿透式监管的实施和数字化手段的赋能,可以全面提升国资监管的质效和水平。未来,国资国企改革将继续深化改革、加强监管、强化创新、优化结构,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持续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这将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和保障,为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和十五五良好开局打下坚实基础。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国资国企改革将不断迈出新的步伐、展现新的作为、创造新的辉煌。

申请成功!

感谢您的关注,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